強健黨組織“小細胞” 激發業務工作“大活力” ——學院培訓中心“特色”黨小組建設
黨支部是前線戰斗堡壘,黨小組就是最前線的、最基本的作戰單元,是黨的領導力、執行力、戰斗力的基石。在德陽安裝技師學院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跡,沒有壯志凌云的豪言壯語,但是他們卻在最基層的崗位上無私奉獻,在培訓工作的道路上默默耕耘,他們就是德陽安裝技師學院培訓中心黨小組,目前有黨員5名,入黨積極分子5人,平均年齡33歲。
今年以來,培訓中心黨小組黨員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緊緊圍繞學院黨委中心工作,充分發揮了黨小組功能與作用,黨員沖鋒在前,在學習、工作及服務群眾上創先爭優,真正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培訓中心黨小組成員宋文靜同志更是被集團公司評選為“中機建設優秀共產黨員”。
加強思想學習 凝聚基層戰斗力
培訓中心黨小組以強化黨性為主旨,不斷提升基層戰斗堡壘作用。建立周例會制度,始終堅持把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在工作和學習中堅定“高舉黨旗跟黨走”的信念,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黨小組成員帶領積極分子集中學習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論中國共產黨歷史》等黨員必修理論書籍。
通過“學習強國”、“集團黨史學習教育答題小程序”等學習平臺,扎實開展了“兩學一做”、“踐行新使命·啟航新征程”等系列主題教育活動,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全面深入地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并通過主題學習討論、撰寫心得體會等方式,確保學習工作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用黨的理論武裝思想,著力打造學習型團隊,全面提高政治理論修養水平。
日常工作中著力黨建引領。培訓中心黨小組積極開展談心談話、警示教育,了解每個同志的思想狀況、工作生活情況,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和幫扶,及時向支部報告個人工作狀態,打好預防針、筑牢防火墻。將黨建工作和中心業務工作同推進,同落實,推動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的深度融合,選樹先進典型,評優評先,強化優秀事跡收集,增強隊伍的榮譽感、歸屬感,助推各項工作取得良好的成績。

深化落實教育幫扶 持續助推鄉村振興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自2016年以來,德陽安裝技師學院承擔國機集團對口幫扶廣元朝天區創業培訓項目、德陽市本級及各縣(市)對口幫扶項目,其中僅學院培訓中心就實地勘察貧困縣12個、走訪貧困戶2000余戶,開辦“扶貧專班”45期,培訓人數達3526人。其中中江縣、朝天區、舟曲縣在學院“國培計劃”幫扶下,充分利用學院教師豐富的教學經驗以及背后強大的名師工作室、知名企業資源,將駐校培訓變成全域指導,將短期培訓支教變成長期的“師徒結對”,充分解決了“只教不管”等教培扶貧問題。經過艱苦努力,當地實現了從區域性深度貧困到整體脫貧的千年跨越。
“短期脫貧靠打工,中期脫貧靠產業,長期脫貧靠教育”。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時代,“扶智”的作用將會越來越凸顯,越來越重要,已經被實踐所證明的“長期脫貧靠教育”這條路,在新的歷史階段繼續走下去。
眼下,鞏固脫貧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任務依舊艱巨。去年以來,學院培訓中心黨員干部組成了“安院鄉村振興突擊隊”多次深入原扶貧地區考察,根據考察結果調整工作重心,梳理工作流程,分工合作,積極準備技能培訓工作開展。6月12日“安院鄉村振興突擊隊”帶著焊工、電工、中式烹調三個 技能的老師和培訓設備,組織了 20 余個單位,經過艱難跋涉,來到涼山州金陽縣青松鄉色格村和土溝鄉吉洛村、仲子村,拉開送教、送崗位到彝家的序幕,前往馬家壩鄉、魚洞鄉等24個鄉鎮地進行宣講,了解群眾的培訓需求,當時正值雨季,“安院鄉村振興突擊隊”克服了暴雨、泥石流等困難把培訓帶進山區,受到當地村民的一致好評。
特色黨小組+轉型,賦能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學院培訓中心加強黨建引領積極探索轉型發展以實現高質量就業為導向,通過以黨小組為基礎成立“轉型改革小組”深化培訓改革,探索出一條精準服務、創新思路、打造品牌的轉型之路,將黨建融入到轉型發展中。
重點突破,精準服務。學院培訓中心“轉型改革小組”以人社“技能提升三年行動”為契機,以農村重點群體培訓為基礎點、企業培訓為重點、創業培訓為突破點,根據服務對象不斷探索職業培訓新模式。一方面舉行街道辦事處、農村勞保所業務培訓會,詳細講解以工代訓、崗前培訓、崗位培訓等相關政策;另一方面加大宣傳,制作培訓服務指南,通過組織政策宣講會、重點企業“一對一跟蹤服務”等方式擴大政策覆蓋面,提高企業培訓積極性。近三年,培訓中心先后舉辦政策宣講會38場,走訪規模以上企業300余家,完成德陽市本級及周邊鄉鎮宣講全覆蓋,開展崗前、崗位培訓23000余人次,為中國二重、東方電氣、宏華石油等多企業實行訂單式人才技能培養。
創新思路,提升能力。自疫情發生以來,學院培訓中心發展面臨巨大挑戰,培訓中心黨小組積極應對,創新思路,通過資源整合,借力搭建網絡學習平臺“國機E學堂”,從管理提升,專業技能、職業取證、項目管理、國際工程、高質量專區、職業表養等7個維度,全方位打造了覆蓋建工企業各個崗位的在線課程體系,為學員提供一站式結局方案。通過線上學習,線下拿證既解決因疫情無法授課的窘境,又為培訓業務提供了新的增長點。
目標清晰,打造品牌。去年以來,學院培訓中心“轉型改革小組”提出以“提升培訓質量、打造品牌培訓”為目標,不斷創新培訓管理模式,以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精神,狠抓教學,提升培訓質量,確保培訓效果。截至目前,學院培訓中心共開設各類培訓班264期次,累計培訓13946人次,各類安全培訓平均合格率達到93.6%。
在退役軍人適應性培訓項目上,進行教學改革,成立了定制式素質提升培訓班,以學員為主,教師輔導為輔,重點提升參培人員能力,創新教學形式、激活課堂活力、突出實用有用、建立雙向互動等一系列教學改革,打通了學員培訓的“梗阻點”,確保培訓效果;與影響力集團、天元鴻鼎集團、大立網校、華師經濟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高端培訓品牌,逐步形成“專業+行業”優勢。注重加強與送培單位、培訓學員的聯系,從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錦上添花”式服務轉變為主動調研、積極協調的“雪中送炭”式服務。
從支部到黨小組再到每一位黨員,學院培訓中心精心培育黨內政治生活這個“靈魂”,形成了黨組“把握全局、指揮具體、運行順暢”的高效組織體系,通過“特色黨小組”+業務工作模式,有效推動了黨建與業務工作的深度融合發展,有效激發了黨員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下一步,德陽安裝技師學院將積極培育“黨小組+”模式,以黨小組會議為依托,深入學習探討技能教學培訓工作重點難點,積極開展業務工作,打造德陽安裝技師學院“特色黨小組”品牌。